【潮聲】
橄欖樹文學月刊◎ 一九九九年八月期
欄目編輯:京不特、木木、祥子

陳文嶸

青 城 幽 境

  青城山之行已是三年前的事了,想起來卻總是那般魂牽夢繞,以致於不得不 將感受泄之筆端,一吐為快。寫下標題的時候,一股莫名的清涼沁入心脾,漸漸 地浮現出青城山的輪廓,確切地說是山前那一汪碧水:月城湖。

  “青城天下幽,峨嵋天下秀”。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便湧出一片向往,那該 是怎樣一處幽靜之地呢?剛剛走進山門的時候就已折服於滿眼的蒼翠了。抬眼望 去是醒目的“西蜀第一名山”。青城山的山門不象別處的雕樑畫棟、飛金流燦或 是破敗斑剝,它是竹木結構的,自然古朴,略事雕琢;一層青苔靜靜地附在上面, 散發著山色的清靈,宛如這青山的一部份,清秀和諧。過了山門,左旋右轉就來 到了月城湖邊,上山遊覽是要先擺渡到湖對岸的。趁著等船的空閑,信步穿行於 岸邊的長廊之中。長廊緊靠湖畔,有點兒象北京頤和園裡的那個長廊,最有意思 的是石欄上刻的彌勒佛像了。每一個欄柱之上一尊半尺來高的、形態各異的石像, 讓人想起蘆溝橋上的獅子。青城山是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點綴在這兒的笑臉彌勒 卻也很自然,一派佛道合一的從容自在。即便是在法相森嚴的寺廟古剎,大肚笑 顏的彌勒菩薩也會讓香客心頭一鬆,莊諧共俱的。

  月城湖水清波泛翠,浸潤著青山的綠色。名字也是如此貼切,不免會去想像 它在月下的倩影。月色的陰柔總會在心底投下一抹靜謐。記得在小學課本中讀到 李白的第一首詩便是那琅琅上口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 頭思故鄉。”當滿篇的“東方紅,太陽升”令人欣動之余,這首《靜夜思》真的 象一劑清涼散,而李白眼中的那輪明月便從此伴隨著我去思索,去體味。古今共 此一明月,一月高懸印千江。

  乘著一葉扁舟盪向對岸的時候,人漸漸地投入到青山的倒影之中,這擺渡更 象是心靈上的過渡,緩緩地體會著,貼近著。湖心矗立著的一座小亭也更清晰了。 因為春季水淺,亭下三根支柱挺出湖面,湖心亭小巧玲瓏,看上去只能容納一兩 人,如同一只鶴亭亭玉立於湖中。

  畫舫似的渡船不一會兒就到了對岸。下得船來,拾級而上,這才算真正走上 了青城山。山勢不太高峻,山道崎嶇蜿蜒,通幽穿翠。五月的天,已漸漸熱了起 來,太陽照著讓人覺得燥熱。可一旦進了山中,一股清涼迎面而來,太陽也不知 躲到何處去了,只是散下了些稀疏的蹤影。在陰影中行進著,明白了如何是“如 行山陰道上,目不暇接”了。樹幹上,巖石上,山道上,處處是幽綠的青苔。我 以為青苔是濕滑的,手觸上去才知道幹幹的,並無多少水份,全然不象海邊礁石 上的綠苔。透過樹叢偶爾能瞧見幾座草房竹屋,想必是山裡人的居所,能天天呼 吸這滿山的綠意,該是件愜意的事兒。

  石階漸漸陡起來,擦肩而過的遊客也喘起粗氣來,向上登去便是上清宮了。 青城山是道教名山勝境中的第五大洞天。自古以來,道士們擇山修行,建宮立觀, 形成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以及十洲三島等一系列岳瀆聖地。 道教認為天有三十六,分為大羅天,三清境有三重天,四梵三界三十二重天,各 天俱有神仙統領,其中最崇高的神是玉清元始天尊住清微天之玉清宮,上清靈寶 天尊住禹余天之上清宮,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則無世不在,無世不存,統稱 為“三清”。人入山修道,“老而不死曰仙”。仙又有人仙、地仙、天仙和神仙, 依“仙品”而分級,居住於洞天福地之中,世上共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 七十二福地等仙境。青城山上的上清宮便供奉著靈寶天尊,每年夏至日靈寶天尊 聖誕還要舉行隆重的齋醮。

  青城山的上清宮建制宏偉,巍然居於盤階之上。由山下投足,舉步維艱地登 上高階,再抬頭仰望宮門上的門楹鐫字,一種肅然即油然而生了,果然癒仰之則 彌高。跨過高高的門檻步入宮中,古木參天,碑刻林立,來往中幾位鶴發清秀的 道人,很快就將因登山而砰然的心平了下來。抬首向門上的藻井望去,深深嵌入 的藻井被建成亭閣樣式並懸匾上書“別有洞天”四字,匠心獨運,使人一下悟
到:這兒就是世外洞天了。上清宮是道教天師道的支脈,宮中的香火並不象別處 叢林熱火朝天,只是幽幽地隨著山風鼓盪而輕輕搖曳著,繚繞著,和著那青瓦白 壁,發散著一種質朴的超然。供奉的太上老君也垂眉慈目,一片安詳。太上老君 即是道教傳說中老子仙化而成的。

  想到老子,思緒即刻上溯至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老子與孔子都是同一時 代的人。老子姓李名耳,又稱老聃,他要比孔子年長二十幾歲,《史記》中曾記 載孔子去向他問禮求教。而那時的老子正擔任著周朝的守藏史,也就是專職收管 周天子的經書典籍,類似於今天國家圖書館的主任一職。書籍在那時是特權的象 征,普通平民是難以一睹的。近水樓台先得月,可以想象得出老子悠然翻閱那一 卷卷竹簡木牘的躊躇。其學識的淵博讓孔子也十分敬仰。於是孔子特意趕去求教, 那時老子已五十開外了,發蒼蒼而齒搖搖。他並沒有象師爺一般侃侃而談,只是 張開嘴讓孔子仔細瞧了瞧他那僅存的幾顆牙齒,又指了指自己的舌頭,一副無可 奉告的樣子。這啞謎在今天看來與釋迦的“拈花微笑”有異曲同工之妙。孔子無 愧其為孔子,他立刻明白了老子的教誨,沒有再多問什麼就回去了。事後他向弟 子稱讚老子“其猶龍乎”?在他心目中老子是高深莫測的。老子的安寧自處並未 多久,很快周朝就衰敗了。一個王姓小人乘亂把周朝的典籍作為見面禮偷到了楚 國。書即不存,守藏史也就幹不下去了,老子下崗了。離職的老子騎上他僅有的 一頭青牛向西邊的函谷關走去,他要到流沙國,永遠離開那顛沛紛亂的中原。一 位年邁的老者,一頭虛弱的青牛,一片蒼茫的荒原,這孤寂與苦澀,便是在兩千 年後品味也依然會讓人心碎。“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老子到了函谷關,他要出關西去。這時,一個叫尹喜的關令攔住了他,這一 擺手,才使後人有幸讀到老子的五千文,即是後世流傳的《道德經》。尹喜知道 這老者非同凡人,他要讓老子“強為吾著書”。迫於無奈的老子只得盤桓下來, 將自己的感慨寫成五千字的文著,換取尹喜的放行。老子畢竟出關絕塵而去,司 馬遷也只寫了“不知所終”四字,一如孔子的評語,神龍見首不見尾。時光流逝, 轉眼到了東漢,一個叫張道陵的人自稱在蜀地遇上天傳道書於他,自創道教,立 老子為太上老君,於是老子就莫名其妙地成了道教的教主了。老子有知,也只得 又一次無奈了。張道陵被封為天師,並世代襲承,今天在江西龍虎山還有當年的 天師府,其教派又稱為天師道,至南北朝時分裂為南北天師道兩派,隨後衰微不 振。宋末元初,山東牟平一個叫王重陽的道人創立了道教全真道,融合儒、釋、 道三派合一以兼容並蓄。其弟子邱處機被成吉思汗封為真人國師,於是全真教聲 名鵲起,統領天下道教。這時,南北天師道又復合一,改庭稱作正一教,與興於 北方的全真教分庭抗禮。正一教主張“傳俗不傳道”,教法正傳與俗家道人,其 道士可以結婚生子;全真教則“傳道不傳俗”!正法僅授出家道士,且終身不娶。

  青城山上清宮既受承於天師道,其氛圍也更近俗眾。繞過正殿後,宗教性的 重荷不在了,感覺更象是一處四川民居的後院。殿後有一處角門虛掩著,左右楹 聯寫著河聲岳色精神在,虎僕龍賓左右偕”。這是什麼地方呢?好奇心迫著我推 門而入,原來又是一個院落。天井處是一個水池,池水碧綠,石欄四圍,而石欄 上與四面牆壁上都掛著一幅幅山水國畫,池邊一位戴眼鏡的中年人在靜靜地讀書。 相問之下才知道是四川美院在這兒設的畫展,而池水後面的廂房就是當年張大千 隱居作畫的地方。盡管院外遊人穿行,這兒卻人跡罕至,只有池水依依,綠蔭漫 攏。明人洪應明的語錄可以作這兒的詮解,“從靜中觀物動,向閑處看人忙,才 得超塵脫俗的趣味;遇忙處會偷閑,處鬧中能取靜,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香 火的氣味一絲絲隨風飄至,靜靜地能聽見自己的腳步聲。“殿角生微涼”,這詩 句在這裡才有更切實的體會。我仔細地又端詳了一下這個小院,悄悄地退了出去, 而此情此景卻永遠地化作了心底的一片綠蔭。

  一隊遊人相互呼喚著穿過後殿向山後行去。我收住了腳步,轉身向來時的路 走去。沒有必要再向前了,青城山的精魂已收入了那座小院。想起了老子的話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999.6.9夜)

[ 主 頁| 作者索引 ]
橄欖樹文學社發行。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印。 © Copyright by Olive Tree Literature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web site is maintained by webmaster@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