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月刊总目录
本期目录





@1999/02

吴晨骏

  《橄榄树》无疑是一份很好的汉语电子文学刊物,假如排除了由于网络传播所带来的局限。这种局限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作品的版权。文学作品在网络上可以廉价地复制,这对作品的版权是一种侵害。二、作者的稿酬和读者的有偿阅读。假如读者的阅读是无偿的,那么作者就始终得不到写作的劳动报酬,这两者是相关的。而同时,读者长期的无偿阅读,就极易使阅读变得漫不经心,失去了阅读的应有的意义。这些也罢了,1995年创刊的《橄榄树》却要在网络上办成一个开放性的文学刊物,与纸印的刊物相抗衡,其困难就可想而知了。为此,《橄榄树》提出重点推举文学新人的策略,或许可以抵销一些网络的局限,但当新人成为旧人之后,谁能担保当初是“新人”的“旧人”不会去考虑“版权”和“稿酬”呢?所以这对严肃的写作者来说总是一种困惑。我在和瑞典的万之先生通信时也说起过这种“困惑”。他是我极尊敬的老师之一,文学刊物《今天》的主要编辑。他的主张是赞同网络刊物,并为之叫好的。他相信读者的存在和读者的重要性,他是乐观和积极的。也许我的困惑真的是没有必要的,这从《橄榄树》每月有十几万字的发稿量,而且质量不下于纸印的文学刊物,可以得到明证。

  我想说的,也许,我更想在这个短短的编者短语里说的,是《橄榄树》的主编和编辑们。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行动体现着当今文学所必须具备的品质--献身精神和理想主义。他们办这份网络文学刊物完全是义务的,是被对文学的热诚所驱使,而非为利益。因为《橄榄树》除了向读者提供优秀作品,并无任何利益可言。这似乎与商品社会的特征相悖。但文学,尤其是“严肃”文学,若想保持它的活力,所要做的正是--拒绝自身成为商品,拒绝社会使之仅仅成为商品的企图。如果从这一点来看,不但万之先生的乐观是正确的,而且《橄榄树》的编者所付出的努力就是完全得当的和终究会有极大收获的。我衷心愿望《橄榄树》成长为一棵文学的大树,枝叶繁茂。而我作为它曾经的编者,也将感到莫大荣幸。

  在此,遥祝《橄榄树》的读者和作者们,春节好,新年吉祥。



▲ 回本页首
● 返回主页

橄榄树文学社发行。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印。 © Copyright by Olive Tree Literature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web site is maintained by webmaster@wenxue.com.